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自我防病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很多企业都要求员工每年参加体检一次或两次,在众多检查项目中最常见,最简单明了的就是血常规了。当患者到医院治疗时,每一次做检查,第一件事也是血常规。那为何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患病人群,到医院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体现了血常规检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关资料显示,很多人群都是做了血常规后,才发现身体存在的各种疾病,如肺癌、胃癌、糖尿病、高血脂营养不良性贫血等。在拿到化验结果的时候,都会显示出上升或下降的小箭头,这些小箭头到底代表什么?应该重视哪些血常规的指标?发生这些指标变化后,对身体会有何影响?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现在医院为了体检方便,都设有体检中心,包括需要体检的项目,同时也开展了健康宣教,不断提高我们的自我防控意识。早发现身体异常早治疗早康复,不要等到出现病症时,才到医院做检查,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为家人负责的一种态度。
血常规检查是我们检查中最基础的检查,检测速度快,血常规结果显示的数据,能有效提醒我们为了自己的身体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根据结果再去做其他相应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等指标能显示出贫血程度,营养不良性贫血容易出现于消化系统疾病,而肾性贫血则是肾脏出现了疾病,对于女性来说,月经量一直处于过多状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当身体出现感染时,我们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其次,有些恶性肿瘤也会在血常规检查中留下痕迹。如经常出现乏力或抵抗力下降、易发感染等问题,要了解是否和粒细胞减少有关。
血常规的化验项目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者,我们都要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另一部分是非细胞成分,血液离心后的成分血浆。血常规中的相关指标包括:
(1)只要看到带有“红”字指标,基本上与我们的贫血疾病有关系,日红细胞、血红蛋白,贫血中较为常见的是急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者是白血病等。
(2)看到含有“板”字指标,大多与血小板有联系,检查血小板可以初步了解自身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如白血病导致了造血功能障碍,会使得血液中的血小板急剧降低,肝硬化时脾功能会亢进,使血小板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降低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3)白细胞,大多数医生都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分析感染的程度及类型,如,中性粒细胞升高,大多是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是病毒感染,单核细胞是出现结核病变,其次是其他细胞升高,显示出的寄生虫感染及免疫性疾病。白细胞急剧升高,提示了身体的重度感染、肿瘤、化疗等。
(4)血常规中,箭头向下,提示血液中某项指标低于正常值或提示身体出现急慢性出血的指征,箭头上升,代表血液中某项指标高于正常值,提示身体的器官出现故障或是重大的指征。
总之,我们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日常作息时间要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身体出现不舒服时,要积极到医院检查,例如出现口鼻腔出血或轻微碰撞后,周围皮下组织出现瘀点时,我们要警惕检查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
当血液细胞出现异常时,我们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进行相应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能为我们所患的疾病提供足够的缓冲期,为我们的健康及恢复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其次,对于检查结果,要认真对待,医生告知有问题,我们就积极治疗,检查指标正常,也不可忽视,后期做好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