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口腔溃疡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平时生活中或许我们都会有口腔溃疡的经历。口腔溃疡又被称为口疮,一般发生在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以及前庭沟等多个部位,并且还呈现出反复发作的情况。口腔溃疡发作时会产生十分明显的灼痛感,患者的饮食以及说话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还会伴随出现口臭、慢性咽炎、便秘以及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
口腔溃疡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饮食不当、药物因素、营养不良以及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同样会引起口腔溃疡的发作。很多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以及发展与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以及微生物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当身体缺乏锌、铁、叶酸、维生素B时,其免疫功能会有所降低,此时口腔溃疡的发病率也会明显提升。根据现有的研究以及调查结果来看,口腔溃疡的发生与血链球菌以及幽门螺杆菌等细菌也有明显的关联性。因此,当频繁出现口腔溃疡时,应当注意是否潜存有系统性疾病。除了上述病因外,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女性经期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同样会伴随出现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的典型症状
口腔溃疡可以简单地划分为轻型、重型以及疱疹型,不同类型的口腔溃疡症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轻型口腔溃疡比较容易出现在患者的唇、舌以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上。在刚发病时,患者口腔溃疡部位会出现充血水肿的症状,大多数为栗状红点,经过1周到2周的时间溃疡就可以得到愈合,并且不会留下瘢痕。重型口腔溃疡最初会先出现在口角部位,之后会逐渐向口腔后部蔓延,患者的溃疡面积较大并且还比较深,形状有如弹坑一般,直径可能会超过10mm,患者会出现十分剧烈的痛感,最少要经历1个月到2个月的时间才会痊愈,并且愈合之后也会留下疤痕。疱疹型口腔溃疡发病时,一般会出现数量较多的溃疡,不过单个溃疡面积一般都比较小,直径基本上在2mm~5mm之间,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愈合后同样不会留下疤痕。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口腔溃疡患者还会伴随出现低热、乏力、烦躁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的治疗措施
当发生口腔溃疡之后,一般1周左右就可以痊愈,但是如果反复发作或者病程持续时间比较长时,就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比如进行口腔临床检查、血细胞分析检查、免疫功能检查、活体组织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在进行口腔溃疡治疗时基本上是进行局部消炎,以此来缓解患者的口腔疼痛感,并且促进溃疡的愈合。对于轻型口腔溃疡在进行治疗时一般是指导患者局部用药,并且对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节,而对于长期以及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在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还应当进行全身治疗。如果幼儿患口腔溃疡,应当注意消除溃疡致病因素,如果是由偏食导致维生素缺乏或者口腔卫生不佳而引起的后腔溃疡要注意及时进行调整。
孕妇患口腔溃疡时可以选择使用淡盐水漱口,也可以将冰敷在溃疡处,饮食中添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水果。当患者处于口腔溃疡急性期时,患者的疼痛感会更加剧烈,在选择局部用药时可以采用利多卡因凝胶以及苯唑卡因凝胶等止痛药物。
口腔溃疡应当优先选择局部用药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有止痛药物、消炎药物、促进愈合药物以及其他局部药物。消炎药物主要包括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剂以及西地碘片等口含片,同时还可以使用冰硼散和西瓜霜等促进溃疡面愈合的散剂药物。对于需要全身用药的口腔溃疡患者可以选择使用转移因子、胸腺素等免疫制剂以及维生素等补充患者缺乏的维生素,提高患者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