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2岁以下儿童以及老年人是患病的高发群体。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身体素质佳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即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而老年人群则不容易好,还易发展为严重感染,因此需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以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老年人易患肺炎的原因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患者的肺组织会出现炎症、肿胀等情况,在肺泡中会充斥着脓液和其他液体,导致氧气无法正常的运输到血液中,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不畅等呼吸道症状,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意识混乱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引发菌血症、胸腔积液、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老中年人患肺炎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上呼吸道黏膜、腺体功能都会出现相应的减退,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病原体在进入人体将会大量繁殖而导致患病;(2)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可能伴随营养不良以及其它的慢性疾病,更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感染;(3)老年人会出现脑活动性萎缩的情况,吞咽功能也会随之下降,更容易吸入上呼吸道病原体,同时也容易将食物、饮料等异物误吸入肺内,导致吸入性肺炎。
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鉴于肺炎的危害性,患者在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及时有效的控制疾病,减轻对身体的损害。临床对于肺炎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老年患者的在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还应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来进行辅助治疗,以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心理护理 老年肺炎患者易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同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提升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让患者学会调节情绪,及时宣泄负面情绪。
饮食护理 老年肺炎患者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的食物,应以易于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以减轻患者的肠胃负担,促进患者对营养的吸收,可以适量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推荐患者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戒除烟酒,同时患者应增加日常饮水,来促进排痰,减轻呼吸道不适症状。
环境护理 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养,病房要定时清扫,做好消毒通风处理,每天进行两次通风,注意不可以让患者直接吹风,以免加重患者病情,室内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空气干燥会影响纤毛运动,因此室内应保持湿润,保持湿度在50~60为最佳。
体位指导 患者可以呈半卧姿势,以促进肺通量,减轻呼吸不畅症状,对于危重肺炎患者则应让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患者出现误吸、呛咳而出现吸入性肺炎。
呼吸道护理 护理人员将鼓励并指导患者排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并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通过雾化治疗的方式来湿润患者的呼吸道,促进排痰,对于无法完成自主排痰的患者则应采取吸痰法将其吸出。
肺炎高发人群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来进行预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规律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手部清洁、在高发季节远离人群聚集地方来实现疾病的自我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