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贾薇薇)“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近日,深圳市街边的一条标语引起关注,免费新冠疫苗接种正在全国多地全面展开。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096.2万剂次。
哪些人群适合接种疫苗?各类疫苗有何区别、如何选择?新冠疫苗是否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接种时间超限怎么办?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针对既往感染者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18岁以下人群及孕期女性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5类人群不适合接种
指南明确指出不宜接种疫苗的5类人群。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推荐免疫程序
适用对象 18周岁及以上人群。
接种剂次和间隔 (1)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2)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接种1剂。(3)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接种途径和接种部位 推荐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答疑解惑
迟种补种无需重新开始
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对在14 d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21 d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 d。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特殊情况可用同类疫苗替代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接种后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
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接种后也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权威声音
现在最关键的是,疫苗应尽快接种、接种的人越多越好。疫苗接种花的时间越长,越可能有更多的变异毒株。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
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保护自己。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可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能有效阻断其持续传播。为了早日控制疫情,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个人打疫苗防的是群发病,是为了群体受益。群体受益使个人不得病,或者得轻症。
打疫苗是在完成社会责任。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新冠病毒变异是自然规律,已成为人类的常驻病毒,疫苗成为世界重新开放的唯一渠道。在确认身体健康状况及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后,确认需要接种的市民应尽快前往接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