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肝细胞和肝胆管细胞上发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疾病,虽说多数人闻癌色变,但是只要及早的积极治疗,还是有极大的可能在5年内不会死亡,甚至存活更长的时间。
肝癌在发病早期几乎不会产生十分明显的症状,多数是在肝脏疾病的随访过程中,或者是在体检时用AFP或者是B超检查发现的。等肝癌出现症状,待患者去检查的时候,癌症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不同疾病发展阶段的症状会存在差异。
肝癌的常见症状
肝癌主要以肝痛、乏力、纳差、体重减轻为主要症状,在早期,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会产生食欲减退、上腹胀痛、乏力等,还有一些患者产生肝脏轻微肿胀。中晚期患者就会出现典型的肝癌症状。
第一,肝区疼痛。疼痛的方式多数是一阵一阵的钝痛或胀痛,这是由于癌细胞生长较快,导致肝脏外膜被绷紧,肿瘤干扰到膈肌而产生的疼痛,这种疼痛会外放到肩膀部位;如果肿瘤是向后生长的,还会产生腰痛;如果患者发生严重的腹痛,可能是癌细胞出血或者向腹腔生长,导致腹腔出现溃烂破损;第二,消化道症状: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容易与消化系统疾病混淆;第三乏力、消瘦、全身衰弱;第四,发热:多数低于38℃,偶尔会出现>39℃的情况,表现为一直发热,或者出现午后低热;第五,转移灶症状:多数是肿瘤出现转移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症状,如转移到肺会出现咳嗽、咯血;胸膜的疼痛、胸腔积水;肺动脉梗塞;下腔静脉的下肢水肿;脊柱的疼痛或截瘫;颅内的脑疝等;第六,全身症状:代谢异常情况,自发性低血糖症:肝内分泌胰岛素过多;红细胞增多;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异常纤维蛋白原症;第七,黄疸:中晚期肝癌会产生的体征,弥漫性肝癌和胆管细胞癌容易发生黄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压迫胆管,或者在胆管内的肿瘤阻塞胆管,还有可能是转移癌导致淋巴结肿大而压迫胆管。
肝癌的治疗方法
针对肝癌,应该及早进行切除手术,如果肿瘤太大,不能通过手术切除,则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最好是能够在发病的早期就给它切掉,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肿瘤越不大,患者在5年之内活下来的概率就越大。手术治疗适用于肝癌患者,预估的病变大小仅限在一个肝叶或者是半个肝脏;没有明显的黄疸症状、腹水或者是没有向远处转移的患者;肝功能尚且没有损坏特别严重,对凝血功能尚未产生太大影响,手术不会出现大出血情况;心脏、肝脏、肾脏可以接受手术切除的。将肝脏切除一小部分与切除肝叶产生的治疗效果是一样的,并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难以发生肝功能紊乱,并且手术也不容易发生大出血等恶劣情况导致患者死亡。但是将肝脏切除,也十分容易复发,因此在手术切除之后,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来看看是否复发。国外也经常应用肝脏移植手术,但是在术后经常会使用免疫抑制剂来减少移植肝脏的排外反应,但是抑郁免疫受到抑制,肝癌容易卷土重来,就会十分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肝动脉栓塞化疗(TAE) 是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当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可以进行该种治疗。较多使用碘化油混合化疗药物、131Ⅰ碘化油、125Ⅰ碘化油、90钇微球堵住离肿瘤较远的为肿瘤供血的血管,再用明胶海绵堵住离肿瘤较近的给肿瘤供血的肝动脉血管,让肿瘤不能形成血液循环,让肿瘤缺血坏死。
放疗 适用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并且患者如果可以耐受长期持续的放射治疗,那么则会产生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