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晶)3 月 11 日,在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由《医师报》社策划主办的“与肾病为伴,度精彩人生”主题直播活 动在线上召开,共超过 70 万人次在线观看。 “中国肾脏病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死亡率在近 20 年间上升了 147%。”“没有特效药物,且激素与免疫制剂普通副作用较多,疗效有限, 应用局限。”作为慢性病,肾脏病患者要与疾病相伴终生,如何化敌为友,与疾病和谐共处,如何带病也能享受精彩人生?面对肾脏病防控的 诸多困局,医生应如何破解? 为此,直播邀请到六位肾脏病领域的大咖,分别从肾脏病的发病现状、治疗现状,以及预防策略等进行了阐述。
现状堪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 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 表示,中国肾脏病发病率 高、知晓率低,死亡率在 近 20 年间上升了 147%, 成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 死亡的重要原发病因。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文虎 教授表示,慢性肾脏病 显著降低人类预期寿命, 预测至 2040 年,全球慢 性肾脏病所致寿命损失 年 将 由 2016 年 第 16 位 升至第 5 位。 慢性肾脏病诊断与分 期(见下图)都已相对明 确。肾小球滤过率(GFR) 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有效指 标之一,指单位时间内(通 常为 1 min)双肾清除某 些物质的能力,正常成人 为 80~120 ml/min 左右。 (1)蛋白尿、血尿、 肾脏影像学和肾脏病理检 查异常≥ 3 个月,伴或不 伴 GFR 下降; ( 2 ) G F R < 6 0 ml·min-1·1.73 m-2 ≥ 3 个 月,伴或不伴肾损伤证据。 满足任意 1 条即可诊 断为慢性肾脏病。
走好肾病防控关键步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身性慢性病不重视、乱 用药物和乱用各种保健 品与护肤品等,都是引起 肾性肾病的可能性危害 因素。 丁小强教授指出,诸 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 高血压、心血管病、高尿 酸血症和痛风等,是肾脏 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将慢 性病指标控制达标是预防 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此 外,家族遗传、不良的生 活方式和衰老等也增加肾 脏病的风险。 “早期认识慢性肾脏病 的危险因素是防治 CKD 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 步。”刘文虎教授强调, 而及时发现 CKD 是防治 的第二步,也是核心环节。 慢性肾病是静默的杀 手,在一定阶段可以完全 没有症状与体征,如何发 现呢?刘文虎教授建议, 关注尿液情况,如尿液的 颜色、尿量的改变、尿液 中泡沫的变化和尿液的透 明度等,都是比较直观的 改变,应在生活中加以关 注。此外,要关注全身情 况,如身体部位水肿、血 压、不明原因疲倦乏力等。 最重要的是要定期体检, 检查尿常规、血清肾功能 和影像学检查等。
透析人生一样可以美好
60 岁的王阿姨,透 析已满 50 个月了,她在 透析后积极面对生活, 将家里打理地井井有 条,同时与家人全国多 地旅游。 53 岁的毕女士,透 析 10 余年,她严格执行 医生的医嘱,定期透析, 现在全身状况良好,在 生病期间也不误发展事 业,小生意做的红红火 火。单亲妈妈积极乐观 的心态影响着女儿,成 长为优秀大学生。 这是武汉市第一医 院主任熊飞教授分享的 真实案例,她们都是坚 强的透析人。 “ 透 析 不 可 怕, 贵 在医生和患者相互配 合,坚持再坚持。”陆 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肾 内科主任何娅妮教授表 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 上,全国人大代表陈香 美院士为保障医患权益 再次向政府建言献策, 建立国家统一的血液透 析和腹膜透析收费项 目,提高尿毒症诊疗水 平。何娅妮教授强调, 透析患者以及家庭成员 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 疾病,密切配合医生, 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另 外,家庭成员对患者的 关爱和照料,也是透析 患者坚定信念、重建身 心健康的重要支撑。
金玉良言 话肾病
生病后,如何精彩地生活?
林洪丽教授:得了肾脏病,通过规范的治疗、长 期的锻炼,可能会比常人更加健康,即使是透析患者 也可以拥有与常人相当的工作与生活。 刘文虎教授:除了身体指标的正常,家人的理解 与支持外,患者社会价值的成就与满足感也至关重要, 生病后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力所能及地担任家庭及 社会角色,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何娅妮教授: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严格自 我管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危害。 熊飞教授:加油,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笑容改变 一切。或许该记住,再烦也别忘了微笑,再急,也要 注意语气,再苦,也要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治疗困局 如何破解
“没有特效药物,且 激素与免疫制剂普通副作 用较多,疗效有限,应用 局限。”刘文虎教授强调, 唯一可行就是早期预防、 早期发现、综合治疗,延 缓进展,没有彻底根治, 只能终生相伴。 急性肾脏病、慢性肾 脏病,到终末期肾脏病, 也就是尿毒症阶段,这是 肾脏病病程的一般规律,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从 急性肾脏病起病,有的患 者发现时就已肾脏损伤, 进入慢性阶段,更有甚者 发现即已进入尿毒症阶段。 “肾脏病一旦确诊, 要去除病因,积极治疗肾 病,保护肾功能,延续进 入肾衰竭的时间。” 上海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 医院肾脏科主任倪兆慧教 授强调,但是现代医学的 治疗手段较单一,副作用 多,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内 用中药口服,外用中药灌 肠,辅以针灸治疗、饮食 及养生操,手法繁多,效 果良好,中西医结合是我 国特色医疗手段,在肾脏 病领域应用广泛。 据统计,慢性肾脏病 患者中有 59.7% 使用过中 药,肾病常用中药中,57% 为免疫抑制药物,28% 治 疗肾功能不全、18% 有活 血化瘀功效,其他占 5%。 倪兆慧教授指出,中 西医结合的主要优势体现 在两个方面,接受正规西 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 者中医证候特点,给予辨 证论治,体现同病异治特 色;在中药配伍中针对西 药毒副作用加用减毒增效 药物,达到1+1>2的效果。 “远程医疗是指支 持远程医疗传递和服务的 电子通讯技术和服务的广 泛集合。”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 林洪丽教授强调,有慢病 管理系统的医疗单位,利 用肾脏病慢病管理系统实 现了患者居家医疗数据, 结合以往患者在医院就诊 的数据,医护能及时对患 者进行治疗指导。同时可 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对患者 推送患教资料,还可进行 电话和视频随访和指导。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能实 现双向远程数据传输功能 APD 治疗模式,有助于远 程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 积极规范的西医治 疗,中西医结合辅助治 疗,并用现代的信息技术 对患者进行远程精细化 管理,相信可以更好地管 理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