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生在毕业前要至少掌握上百项临床操作技能。为此,通常临床医学本科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到毕业,都要接受系统性的实训、见习、实习等实战性培训。这些大部分是在模拟实训中心及医院临床一线,由带教老师(也是临床医生)进行示范指导和评价。
然而由于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按教育部的要求,为保障学生安全,学生不能返校,也不允许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为降低疫情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影响,春节一过、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等就开始布置网上技能实训教学,第一时间采用了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明日良医”技能在线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
教师可以在电脑上3D示范带教、指导学生并做出评价,学生在家里用电脑就可以在虚拟仿真医院中对虚拟仿真病人进行操作,掌握技能操作。不仅如此,平台还能在学生操作时智能发现操作错误,智能老师“手把手”纠错指导,并自动生成能力评价报告。
教师在线3D仿真操作示教
学生自主在线训练
新冠常用操作:气管插管
新冠常用操作:胸腔穿刺抽取积液
“明日良医”还支持教师学生用APP管理教学过程、查看成绩等。考虑到不少偏远地区学生在家没有电脑,公司还特别开发支持学生在手机上进行医学“实战”。
学生在手机上即可进行训练
据了解,除这几家医学院校外, 中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国内40多家医学院校也建立类似系统,这为因疫情封校期间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平台开发者苏州敏行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在向全国本专科医学院系和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免费开放3D仿真示教功能,直至学生返校,以支持医学实训教学正常开展。
虚拟仿真技术让医学生无风险地反复训练
“医学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从这次疫情中可以看到,规范的高水平操作不仅关乎病人,也关系医护自身安全,但是训练本身必须保证病人安全,虚拟仿真技术就是让医学生无风险地反复训练。” 苏州敏行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于福东说,当初就是因为病人安全和学生实训两难的需求,才开始研发该项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邹扬教授团队发表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以胸腔穿刺抽取积液为例,采用医学技能在线虚拟仿真平台的医学生经过4~6次的仿真训练即可掌握该项技能。此外,贵州医科大学的医学教育大数据分析证实:针对其他常见的临床技能培训,通过6次虚拟仿真操作也可让医学生掌握技能。
覆盖近50项医学技能仿真训练
作为国内虚拟仿真技能训练领域的最早一批探索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邹扬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蒲丹教授等先后在2013年和2014年就开始医学技能的虚拟仿真技能训练研究。
此后,苏州敏行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等国内多家医学机构合作,研发推出了“明日良医”医学技能在线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历时5年,实现近50项医学技能仿真训练,涵盖了临床、护理、急救、药学等领域的基础技能。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纠错反馈、智能实时形成性评价,系统能自动指导学生学会技能操作,实现自主训练,更为疫情期间的医学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助力应用型医学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占据很大比例。据了解,目前陕西全省的医学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建设在线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确保学生在家也能顺利开展实训。
教育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职教学会医药卫生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赫光中教授早在2017年就牵头建设了医护在线技能训练平台。他说,“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重在实践,虚拟仿真等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医学教育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必将推动医学教育的深度变革”。
扫码体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据悉,同步上线的还包括新冠肺炎相关技能专项训练公益网站(www.xinguanvr.cn),面向医学专业人员提供新冠相关必备操作专项训练,更为未来医生打下扎实的实战基础。
-
“2023风湿循证之旅”第一场——上海站来袭
1 月 15 日晚 19:00-21:10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姜林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叶霜教授,及多名风湿免疫领域专家坐阵的 2023 风湿循证之旅 第一场 - 上海站 ( 2023 首场) 来袭,就新冠疫情冲击形势下风湿科专家和风湿病患者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欢迎锁定直播。...
2023-01-14 -
第十届国际疾病基因组变异研讨会 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23日,第十届国际疾病基因组变异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安徽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GG )和《遗传》杂志联合主办。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级各地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
2022-12-29 -
第十届国际疾病基因组变异研讨会 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23日,第十届国际疾病基因组变异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安徽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GG )和《遗传》杂志联合主办。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级各地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
2022-12-29 -
我专家发明免气腹腹部牵开器 为胃癌微创术保驾护航
一种国内外全新的免气腹牵开器可确保腹腔镜下探查、游离、血管阻断和淋巴结清扫,以及肿瘤组织离断、切除等手术操作的顺利完成,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二氧化碳气腹可能诱发的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气体栓塞和循环紊乱等并发症——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
2022-12-01 -
直播预告|中国首个中药治疗双心疾病重磅研究——GLAD研究结果发布会即将召开
研究显示,PCI术后焦虑的发病率为5%~74%,抑郁发病率为10%~65%,且焦虑和抑郁使PCI术后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尤其是术后10年患者死亡率分别增加77%和50%。因此,积极探索有效治疗手段,改善PCI术后伴焦虑或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对减少社会负担,实现...
2022-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