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常常会导致人们产生紧张、焦躁等多种情绪,如果不及时改善可能会发展成为焦虑症。患有焦虑症的人常常会感觉坐立难安,手抖心慌,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有效治疗焦虑症?
焦虑症从医学分类来看是神经症中的常见类型,属于精神科疾病,最为常见的特征是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的展露,主要包括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类型,通常焦虑症与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有密切关系,如果患者长时间的处在焦虑的情绪中得不到缓解可诱发焦虑症。致病原因一般与基因遗传、人物个性、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所有群体中均有发病现象,年轻群体发病占比数量相对较大。
焦虑症诊断方法
焦虑症诊断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早期筛选,并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发病现象等具体进行诊断,由于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的发病现象有差异因此治疗诊断也存在不同。
急性焦虑症 急性焦虑症在发作时首先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影响,同时也要排除患者躯体其他疾病的干扰。根据急性焦虑症的发病轻重判断,轻型急性焦虑症一般治疗诊断时会没有明显的疾病诱因,在发病的间歇期除过害怕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发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恐惧、焦虑烦躁等现象,同时患者常常有濒临死亡恐惧等精神感觉,这类精神疾病一般发作较为突然,发病迅速且很短时间内会达到高峰。重型急性焦虑症除过以上的表现外,还会有长时间的痛苦等症状。
慢性焦虑症 慢性焦虑症的发生一般没有具体的诱发因素,患者常常出现与实际状况不相符的担心与紧张害怕,患者感觉自己处在紧张、恐惧、担忧等较为负面的内心体验之中,此时患者通常会感觉到有头晕、胸闷、出汗等具体的生理症状出现,通常患有慢性焦虑症的患者很难静下心来,可能会出现坐卧不宁等现象。通常来说慢性焦虑症一般会有经常性或者持续性的恐惧和提心吊胆,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甚至产生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的心情,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或者更长,长时间受慢性焦虑症影响会导致患者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丧失积极生活的信心和意志。
焦虑症治疗方式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主要集中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一般采取两种方式混合的治疗策略能够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通常是临床医生或者心理疏导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形式增强患者的情绪宣泄渠道,并在患者精神情绪疏导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或者医学专业知识,帮助患者从焦虑、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控制中走出来,并对患者的行为习惯、认知方式、精神困境进行改善,增强患者的精神抵抗力及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精神生活方式增强患者乐观生活的信心。
药物治疗 通常药物治疗有三种用药方式首先是安定类药物,具有见效快、效果强等特点,但是也有药效持续时间短、副作用大能不利,常见的药物有罗拉、阿普唑仑等,使用时需要注意间隔服药和小剂量使用;其次是抗抑郁药物,主要的作用机理是促使失衡的神经递质恢复正常,消除焦虑症状,常见的药物有赛乐特、来士普、文拉法辛等,使用时需要针对患者焦虑症病情的发展具体使用;最后是长短效药物的混合使用,一般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焦虑症状且没有成瘾性,但是由于其抗焦虑效果见效较为缓慢需要与安静类药物配合使用。
总之,焦虑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时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能起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