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指由于心脏扩张功能、收缩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将静脉血液排除,导致血液在静脉出现集聚,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并非是独立疾病,此病出现与患者之前存在的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均有关系。当患者出现心肌炎等会导致患者心肌出现损伤,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出现,因此心力衰竭也是心脏病最终阶段。此病出现后对患者生活影响大,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的影响。
心衰病发与患者之前就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脏疾病有很大关系。由于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及身体抵抗能力差了,身体各项功能也在变弱,患上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脏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年人出现心衰的概率。因此,老年人及早进行预防,对于保障老年人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乏力、失眠 乏力、失眠属于早期心衰的主要症状之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的患者,在心衰早期常常会出现失眠情况,且总是出现在睡眠、嗜睡的过程中经常醒来的情况。早期心衰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当患者运动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四肢无力、疲乏。有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嗜睡等情况,部分早期心衰患者可能出现睡眠中经常醒来的情况,反反复复地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憔悴等。因此,老人若有心脏病等病史,并出现了乏力、失眠等情况,要做好预防。
夜尿增多、水肿 心衰早期还会出现夜尿多、水肿等情况,这是因为心衰出现后心脏负荷减轻,导致心排血量、肾灌注血量增加,夜尿也会随之增多。而导致这种症状出现的情况是因为,夜晚大多躺在床上休息,此时心功能会比白天的时候好一些,然后心脏的排血量就会增加,一部分皮下水肿液被吸收,使得流向肾脏的血流增加,进而导致夜晚排尿次数增加。另外水肿也是心衰早期症状的一个表现,如果人体的右心室逐渐衰竭,身体的静脉血无法顺畅回到心脏存在体循环淤血。某些患者还会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
咳痰、咳嗽 心衰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咳嗽与咳痰的情况,这是由于心衰出现后,支气管、气管等部位出现了水肿淤血,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加了,使得呼吸道的反射反应增加,咳嗽与咳痰的症状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在晚上卧床休息时或者工作劳累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严重时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咯血的症状,一定要重点关注。
纳差、腹胀 纳差、腹胀也属于心衰早期症状之一,而这些症状常常容易与一些胃肠道疾病混淆,易使得患者出现错误判断等情况。早期心衰之所以会出现纳差与腹胀是因为当心衰出现后,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心室血液正常循环受阻,使得胃肠道出现淤血等情况,进而出现腹胀、纳差等情况。且由于胃肠道出现淤血,还会导致出现腹泻、恶心等情况。很多病人出现腹泻等症状后,以为是胃肠道疾病复发导致,去医院治疗了两三天后,才考虑可能是由于心衰导致,影响了心衰的治疗。
多汗、低热 早期心衰的患者还会出现多汗、低热等症状。早期心衰患者出现多汗是因为,当心衰发生时,体内交感神经比较兴奋,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动脉血压出现升高情况,后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冒冷汗等情况。
情绪异常 很多心衰早期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等情况,这是由于当心衰出现后,会直接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进而使得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由于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头晕等症状出现。且由于脑部供血不足症状的加重,影响了正常脑部代谢,对脑部神经正常功能产生影响,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所以家长若老人平时情绪较为平稳,突然无故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