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天,阴雨蒙蒙。拖着沉甸甸的步伐,我和其他几名志愿者同学一起迈入了内科楼的大门。今天,志愿服务的科室是血液科。楼道里,带着口罩和帽子、被人一路推着前行的患者,加之天气阴冷,我的内心不禁被揪得紧紧的。
在和负责老师会面,并简单了解了和患者接触的注意事项后,我心里更加忐忑。因为带队老师是两个安宁志愿团队中富有经验的老人,从他们的言谈中,我深感和这些患者交流的困难,不仅要特别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还要极其小心地留意他们的反应和情绪。因为每个患者的经历不同,家庭状况也千差万别。而他们对待自己疾病的看法更是大相径庭。
看到两位同伴眉头紧锁的样子,我的内心有些惧怕。跟随“老练”的带头老师,我们蹑蹑地挪到病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面貌年轻、皮肤白皙的小伙,乍一看很健康,怎么也想不到是白血病患者。他是22号患者,被子上摆着一本小说,包着粉粉的书皮,一个打破交流屏障的大胆想法猛然间在我脑中冒了出来。
我模仿着领队老师的轻柔语气,鼓起勇气说道,“咦,你也喜欢看书吗?这本书是哪种题材的?”他闪烁着双眼,微笑应着:“这本书啊,描写了一个小家族的兴衰落寞。”于是,一切话题就从“书”中展开了。
我们两个在书的文化中畅所欲言,以至于忽视了他的患者身份,他好像也暂时忘却了自己患病的事实。此刻,我觉得面对单纯的他,一切的禁忌点、一切的沟通技巧都显得是那么的多余,我甚至觉得,利用那些所谓的“技巧”,过多的呵护性语言会将善意的行为变得过于刻意。
我深深感受到,真正把他当成健康的正常人去交流,只要不去触碰内心最痛的那些伤疤,反而会让我们双方都更加舒适。让整个志愿慰问活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为可能大多数患者,其实内心更想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呵护和陪伴吧!
整个志愿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我被深深打动,现在的我还健康,还年轻,所以遇到生活中的各种小磨难就更不应该颓靡不振,甚至自暴自弃了。是啊,他们虽然是患者,但此刻已成为我心中不屈的太阳,激励我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
2020IDSC第六届学术大会专题
...
2020-09-02 -
感控行动 励精图治--病例征集活动
...
2020-05-09 -
春来疫去英雄荣归 风里雨里如约等你 ——热烈欢迎东直门医院援鄂英雄回家
去时犹记寒风凛冽,白衣战士义无反顾、逆行而上;归来已是春暖花开,抗疫英雄满身荣光、平安而归。 杏花初雨上,鲜花迎亲归。4月9日,通过了14天的医学观察援鄂医疗队员,今天终于平安返回医院“母亲”的怀抱。骤冷的温度没有阻挡住一颗颗激动火热的心,全院职工...
2020-04-10 -
线上线下结合 构筑疫情时刻的特殊“生命通道”
疫情期间,无数国人响应国家号召宅家抗疫,很多人开始吃零食、熬夜玩游戏、做“沙发土豆”,一场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饮食、生活不规律,运动量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肠胃疾病的“扎堆出没”。 近日,《医师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两位消化内科专家:...
2020-04-10 -
“英雄”儿媳见武汉公婆
迟到两个月的相见 4 月 6 日傍晚五点多,在武汉新世界酒店门口,参加支援武汉新冠肺炎抗疫工作近两个月的李永萍终于见到本该在两个多月前就去看望的公婆。眼前,风尘仆仆赶来的公婆将几个装得满满的大环保袋和一个大保温桶放在了她的面前,里面装的是一盒盒热气腾...
2020-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