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勇于质疑,擅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他们勤于探索,行动力极强,领衔多项研究,指导临床实践;他们是助力医疗推陈出新的动力
陈红 战线前移挽救心梗患者生命
她在医学科学的道路上,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一个个创新点,攀登新的高峰。她率先在国内开展他汀联合贝特类药物等多种适合中国人群的调脂方案研究;她提出了以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他汀类药物的“撤药综合征”;她发现数个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警新型生物标志物。
她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T3转化阶段研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
她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陈红教授。
陈明 潜心放疗领域研究改写国际标准
他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远程放疗与人工智能”专项首席专家。他是我国胸部肿瘤放疗主要领军人物之一。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和浙江省医学进步一等奖(2016),三项成果被NCCN肺癌指南引用,改写了国际标准。
2017年,他牵头完成食管癌放疗最佳剂量研究,获美国放疗年会“POSTER TOP20”和全国食管癌年会优秀奖;他和王绿化教授共同领导的重组内皮抑素联合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试验获得“Best of ASTRO”荣誉。
他是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陈明教授。
杜斌 重大公共事件一线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SARS暴发流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天津港爆炸……在几乎所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现场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因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的突出表现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
他倡议成立了中国危重病医学临床研究协作组,并主持完成了多项临床研究,该协作组在国际重症医学界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积极与国际学术组织合作,曾先后担任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主席,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理事,代表学术界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他注重平台的价值,传播与打造,坚持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及微信平台每日更新学术内容,节假日也从不间断。
他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教授。
龚建平 让复杂胃肠道肿瘤治疗更规范 更安全
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胃癌完整系膜切除理念及三环法右半结肠切除术,使胃癌及结肠癌等复杂胃肠道肿瘤的治疗更规范、彻底和安全,走向微(零)出血。
他多次参加省、市、医院组织的大型义诊活动,深入生产一线、贫困地区、边陲哨所,为人民群众、人民子弟兵寻医问药、祛病解痛。
他注重基层医生培养,为提升基层医疗整体水平做出了一定贡献;组织科室创建同济医院胃肠外科网站以及同济胃肠微信公众号,作为科室宣传及常见胃肠知识普及。
他是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龚建平教授。
江泽飞 领军乳腺癌转化研究
他是中国首部CSCO乳腺癌指南执笔人,他是第一位St.Gallen国际乳腺癌治疗专家共识主席团华人代表。他完成了《乳腺癌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等乳腺癌治疗指导原则。
他在开展乳腺癌临床综合治疗的同时重点围绕“液体肿瘤学”“分子靶向治疗”等研究主题积极开展乳腺癌转化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军队多项科研课题,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中作专题学术报告。
他是解放军三〇七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
李景南 优化消化道肿瘤筛查
他擅长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更注重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和预防。他在从结直肠癌癌变机制的探讨,到肿瘤筛查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参与了全国及亚太地区结直肠癌筛查共识指南的制定。他关注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癌变等前沿问题。
他致力于优化现有的消化道肿瘤筛查方法,制定更精准的高危人群筛查问卷,积极推动医疗行业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筛查工作。
他是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景南教授。
李维勤 创建多学科平台 堪称“重症胰腺炎终点站”
他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赞誉,他领导的重症胰腺炎中心是患者口碑中的“重症胰腺炎终点站”。
他带领团队致力于重症胰腺炎器官功能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手术引流和并发症处理领域,并用数年时间实现病死率从20.4%到5.7%的下降;他带领团队建立微创治疗体系和临床路径,使81%左右患者避免了剖腹手术。他开发了面向全国基层医院“急性胰腺炎多学科网络平台APnet”,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在线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践行一名医生“悬壶济世”理想。
他是南京总医院重症中心主任李维勤教授。
李勇 牵手国际 心系基层 行走在心血管病防治之路上
他致力于临床心血管病诊治及研究,开创了高血压门诊和高血脂门诊。他多次参加或主持心血管新药临床评价研究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他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卫计委、上海市教委及科委重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他心系基层,怀着为边远地区多做实事的初衷,不顾高原反应和艰苦条件,先后多次带领医疗队在西藏和云南多地开展巡回医疗工作,结合当地情况, 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和健全诊疗及药品管理规范,为边远地区民众留下了带不走的优质医疗服务,赢得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敬重。
他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勇教授。
尹玲 独特技术实现手术无疤痕
她为基层医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妇科内镜专业骨干,为我国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她勇于探索新技术,独特的“腹腔镜切口缝合技术”已经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她发明的“腹腔镜切口缝合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她身体力行的“经脐孔改良单切口腹腔镜技术”,实现了手术“无瘢痕”,圆了爱美女性的梦,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减少了一次性医用耗材的支出,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根植于北医的沃土,成长于北大的殿堂,三十载风风雨雨,铺就阳光灿烂的行医路。
她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尹玲教授。
左力 提出肾功能评估中国方案
他领衔血液透析器膜改进、尿毒症管理模式的研究、定期使用生物电阻抗评估干体重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肝素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等多项研究。他是多项国际多中心试验的中国区总负责人。他发表的SCI论文总引次数已接近1000次。
他是多个血液净化学术组织的主委,主持发布多部行业共识和指南。他组织启动了北京市血液净化登记系统,并开发出适合我国人群使用的肾功能简易评估工具。他也是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的简易方法的提出者。
他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脏科主任左力教授。
-
引进王洪武名医工作室和呼吸介入及肿瘤微创治疗中心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着力打造呼吸介入和肿瘤微创治疗高地
春日江南,姹紫嫣红。 4月11日,“东南第一丛林”天宁寺附近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来福音:国际国内知名呼吸介入和肿瘤微创治疗专家王洪武名医工作室揭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何小茜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病中心主任王洪武教授一起为名医工作室...
2021-04-12 -
当呼吸慢病遇到新冠疫情
...
2021-04-09 -
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最新专家共识出台 推动青少年近视管理行业规范
3月30日,全国数十位顶尖眼视光专家齐聚昆明,解读最新版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该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成员撰写,全球领先的视光企业依视路组织发起推广和教育工作,旨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科研发现,对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进行规范,...
2021-04-06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
(以下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原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委监督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部署要求,我委组织制定了2020年国家...
2021-04-06 -
中医药振兴 | 永续中医药好故事 议库沙龙促发展
中医药振兴发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讲中医药的故事要讲什么?中医药何时才能有量身定制的评价体系?中医药发展政策很多是否都已落地?中医药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4月2日,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中医药主题赛颁奖典礼及中医药主题沙龙暨中国网议库第...
2021-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