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严平)“无论是当医生、当院长,还是现在,我一直是《医师报》的忠实读者。当有几份报纸同时摆在桌子上时,也愿意先看《医师报》。”2月16日,厦门市卫生计生委杨叔禹主任一行莅临《医师报》社时指出。
杨叔禹主任说,看《医师报》,他有几个感受:一是内容非常新,紧紧围绕行业,展开深入报道;二是医学方面的资讯新,传播非常快;三是内容选择、版式设计鲜活。在新闻、人文、学术的三维视角下,抓住了医师的眼球,获得很多医生的认可。尤其通过微信、网站、App等新媒体的传播,让医生能从不同层面获得信息。希望有机会多关注厦门的医师群体。
厦门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出以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的创新服务模式。
杨叔禹主任介绍说,“三师共管”将医院与社区、疾控中心三方联动,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防控与深化医改纵横结合,有效构建了上下一体的服务机制和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基层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巩固了慢病防控成效,为全民健康管理探索出了新模式。《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指出,《医师报》全体同仁一定认真听取各方建议,紧紧围绕“关注医师、关注医学、剖析医事、推动行业前行”的责任和使命服务医师。尤其在《医师报》报纸、App、微信、医师网、视频超过30万用户的五位一体平台下,更多关注地方医改成就、优秀医师故事以及行业动态、政策解读,包括厦门的医疗动态、改革成果、医师典型。《医师报》将继续以“新闻、人文、学术”三驾马车,以“新闻学术化、学术策划化”的报道思路,服务临床实践、服务行业发展。
杨叔禹主任(左三)听取医师报介绍
声音
除了媒体的常规动作,《医师报》借助活动这一载体,探索出了更好的服务方式。尤其定位为以“声音”来传递行业呼声,以“责任”来履行使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苏成豪
读《医师报》主要有三个感受,第一,有用。实用的报道,让我们如此珍视阅读;第二,有趣。一方面通过广度和深度来报道学术,另一方面通过人文、新闻等视角关注行业、关注医生。第三,有为。在人文如此缺失的时代,抓住当前卫生行业的热点,通过各种活动尤其是公益活动的举办,主动担责,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国宝
-
自主创新是介入呼吸病学发展主旋律
“20年来,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20年前,介入呼吸病的发展是以引进和吸收为主要方式。但是不能仅依靠于此,未来的中国一定要有自主创新,要有器械、诊疗方案、技术方法以及技术标准的创新。”上...
2106-02-07 -
全国首个“帕金森病线上线下结合一站式专病中心”在华山医院启动
2021年2 月 26 日 , 为促进我国帕金森病的规范 诊疗 , 打通患者线上线下全程管理路径, 由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勃林格殷格翰以及京东健康联合主办的 全国首个“帕金森病线上线下结合一站式专病中心”项目 在上海正式宣布启动 。 该项目 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2021-02-26 -
重磅进展来了!III 期 PALOMA-4 试验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终点结果宣布
2021 年 2 月 18 日,辉瑞中国在上海宣布 III 期 PALOMA-4 试验成功到达了无进展生存期 (PFS) 主要终点。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ER+、HER2-)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绝经后亚洲女性患者中,相比来曲唑+安慰剂治疗组,爱博新 ® (哌柏西利胶囊)联合来...
2021-02-26 -
一文读懂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怎么办?【下】
(接上篇:一文读懂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哪般?【上】) ...
2021-02-14 -
当呼吸慢病遇到新冠疫情——呼吸慢病的自我识别和日常管理
(接上篇:当呼吸慢病患者遇到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特点简介) ...
2021-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