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旨报告作为CCO大会每年最重磅的内容之一,每一位入选专家都历经层层筛选、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报告内容也因为展现了我国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代表中国肿瘤学工作者临床、科研的最高水准而备受瞩目!2020年度共有9位专家入选,作为2020CCO官方合作媒体,本期开始,医悦汇 2020 CCO 专题将带您抢先观看 2020 CCO 主旨报告专家风采!
2020 CCO会议特刊、每日新闻、新媒体专题全方位宣传正式启动!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放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约60%的患者在病程中需要放疗,其对癌症治疗5年生存率的贡献仅次于手术,贡献度约40%。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欧美国家有大约20%的差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放疗供给侧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400万,按50%的保守估计,约200万需要放疗,然而实际放疗仅约100万。换言之,有一半需要放疗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得到放疗。原因如下:(1)培养体系不完善,目前仅4所大学在本科阶段系统开设放射肿瘤学课程,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培养体系也有待完善;(2)专业人才短缺,全国有放疗医生14595名,物理师仅4172名,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3)设备投放不足,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1.5台加速器,而美国为12台,欧洲5-8台;(4)区域发展不平衡,如山东省有超过200个放疗单位,而浙江省仅有57个;(5)对放疗的认识不足,癌症治疗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7)各层级放疗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同质化水平不高。综上所述,放疗可及性不足和同质化水平不高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放疗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针对我国放疗供给侧失衡的现状,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东软医疗和深圳医诺公司组建了我国东南区域最强研发团队,于2016年底提出了通过智能化远程放疗服务模式,提高有限的专家资源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效率,解决放疗单位之间忙闲不均和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步引导患者在本地接受放疗,为促进分级诊疗提供技术和平台保障。 2017年7月,团队正式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放射治疗模式研究》,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创立以下技术成果:(2)开发了自动勾画系列软件,2019年组织了全球首次AI靶区勾画比赛;(3)开发了智能放疗计划系统,已在肺癌放射外科和乳腺癌放疗计划上取得满意效果;(4)建立了放疗设备物联网和放疗设备数据库,开发了智能化线上预警和质控体系;(5)搭建了远程放疗服务云平台。以上五个方面的技术成果,共获得5个发明专利、9个软件著作权和2项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在创新技术的支撑下,项目组探索并创立了我国智能化远程放疗服务模式,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了我国首个智能化远程放疗服务模式体系文件和专家共识;(2)搭建了服务模式的业务架构和需求导向的分级诊疗平台;(4)与阿里健康、深圳医诺和智睿云康等第三方机构一起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机制;(5)在支付宝开通了业务和支付入口,初步探索了价格体系和盈利模式;(6)在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推动了第三方独立放疗中心政策的探索和论证。在示范应用方面,远程放疗服务中心已落户杭州、广州、济南、沈阳和重庆,并逐步辐射到近百家基层医院,成效如下:(1)与传统的线下会诊相比,新模式省去了诸多耗时环节,整体服务效率提高3~8倍;(2)感兴趣区域自动勾画,因各部位复杂程度不同,效率提高3~10倍;(5)省去了交通食宿等费用,患者花费减少40%~60%。10月9日,浙江省肿瘤医院-马里国家医疗中心远程放疗服务正式开通,为马里共和国及其周边邻国提供优质服务,开启了智能化远程放疗模式的“一带一路”旅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智能化远程放疗系列技术的创新和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服务模式探索,为改善我国放疗可及性不足和同质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欢迎来到2020 CCO主旨会场,陈明教授为您带来中国放疗供给侧现状与智能化远程解决方案!
转载自:医悦汇
相关文章
-
精准护胆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病例展示
当身体里的 “镜像”遇到胆道手术 参赛选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叶枫 选手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拥军 教授 叶枫医师 病例介绍 现病史 患者 男 性 , 65岁 , 因 “ 反复左上腹绞痛 4年余 ”收住入院 。患者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绞...
2021-02-22
-
精准护胆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病例展示
胆道术后精准护胆 1、2、3 参赛选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远 选手导师:北京 电力 医院 张宗明 教授 王远医师 Case 1:EST+LC 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 66岁。主因“间断上腹痛3个月”于2019-02-15以“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收入院。 现病史 患者 3月前出现上腹痛,B超检查提示胆囊...
2021-02-22
-
国产医疗器械再创新,瑞神安“耳甲迷走神经刺激器(tVNS)”获批上市
近日, 瑞神安医疗发布公告 ,体外神经电刺激器 耳甲迷走神经刺激器( tVNS501)正式获批上市 。这是继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 VNS201 A )后,瑞神安医疗为患者提供的一种 非植入式、无创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手段 。 迷走神经耳支是迷走神经在体表的唯一分支 。 有关耳迷走...
2021-02-22
-
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
近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落下帷幕,《医师报》精选两位院士的学术话题,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详细地解读了精准医学的概念,介绍了我国肿瘤疾病防治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
2021-02-19
-
国产瓣膜领跑新赛道,微创®子公司心通医疗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中国,上海——2021年2月4日,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853)(以下简称“微创®”)旗下子公司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160)(以下简称“心通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这也是微创®旗下继心脉医疗™科创板上市后的第二家上市子公司...
2021-02-07